1905年,京剧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诞生。1933年,“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成立,开创了中国电影突出人民性与民族性的发展之路。
百余年来,中国电影书写人民史诗,记录时代光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佳片,展现了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展出的“人民史诗时代光影——庆祝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馆藏电影主题手稿文献展”以“人民性”“民族性”为线索,展示电影理论、电影文学、电影音乐三大类手稿文献,讲述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以此向电影界学者与艺术家致敬。
读者参观展览
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藏有多类电影主题的手稿文献,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左翼之光”聚焦电影史与电影理论,在展出的电影主题手稿中可以看到左翼学者、作家关注和研究中国电影的发展,思考电影如何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服务的问题。阳翰笙写于1983年的《左翼电影运动的若干历史经验》初稿,点出了党的电影小组的历史作用:“党所领导的电影小组进入电影领域,中国电影便起了根本性的变化,进步的,健康的,反帝反封建的电影,便逐步地大量地出现在中国的影坛上了?!?/p>
阳翰笙写于1983年的《左翼电影运动的若干历史经验》初稿
“人民叙事”将笔墨集中于电影文学剧本与影评。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创作的起点,电影评论是对电影作品的接受与交流。它们是电影文献的重要构成,反映了各个时期电影工作者对电影艺术中的人民性、民族性的思考与实践。夏衍《关于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初稿写于1958年,原是夏衍在北京电影学院讲课时的讲稿,后发表于《中国电影》杂志,此次展出的第五部分《脉络和“针线”》将中医文化与电影文化相联系,以中医“经络”概念作比喻,将文艺作品视作有机体,以说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相互联系与变化发展规律。
夏衍《关于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初稿
“民族之声”主要展陈电影音乐文献,中国电影艺术与中国现代音乐艺术在左翼文化浪潮中共同成长,电影音乐增加了电影艺术的包容性与表现力,电影艺术的大众性推动了中国现代音乐对人民性与民族性的探索与发展?!肚锼寥恕肥怯捌豆潘姘浮返牟迩?,词曲均由贺绿汀创作,歌曲中大量运用中国古典文学词句,如“更残漏尽”“难耐锦衾寒”“点点的鸦阵”等,旋律使用民族音乐的调式,用传统音乐元素唱出了时代悲歌。《拷红》是影片《西厢记》的插曲,歌词由小说家范烟桥根据元代文人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西厢记》改编,黎锦光作曲,既保留了元曲的文学韵味,又借鉴了民间大鼓书的音乐元素,旧题新做,富有新意。贺绿汀创作于1937年的《秋水伊人》曲谱初稿及黎锦光创作于1940年的《拷红》曲谱誊清稿(复写件)均可在展览中见到。
创作于1937年的贺绿汀《秋水伊人》曲谱初稿
中国电影与文学命运交织,不少作家也是超级影迷。展览中可见一封郁达夫致王映霞函,写于1927年4月13日凌晨3点,信中说“去卡尔登看了一张影片。这影片的情节,很象我们两人的事情?!笨杉?,在风云突变的时局中,郁达夫仍保持看电影的习惯,这可视作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构成。在1983年12月23日写给祝鸿生李小林的信中,曹禺高度评价了由巴金原著《寒夜》改编的同名影片。他写道:“昨下午看了电影《寒夜》(仅是个‘双片’,只有对话),我以为十分好。汪文宣演得深刻,潘虹称职,甚至于可以说相当好。母亲也好。整个气氛感动我,确实有重庆味道。汪文宣夫妻两次在咖啡座的场面都真实感人,恰如其分,此时潘虹也演得很动人了?!?/p>
在1983年12月23日写给祝鸿生李小林的信中,曹禺高度评价了由巴金原著《寒夜》改编的同名影片。
今年是电影剧作家、小说家艾明之诞辰百年,艾明之长女黄小蓓将艾明之代表作、小说《燃烧吧,上海》等作品手稿、信函、签名本、照片、奖章捐赠给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共计350余件。在其主题展柜中,展出了艾明之获得的“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奖章,上海市电影局高级评审委员会授予的一级编剧资格证书,还有剧本《许凤》《万里行》油印稿、《河东与河西》初稿等。艾明之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著有二十余部作品,拍摄成电影的有十余部,1950年代初发表的长篇小说《浮沉》再版十余次,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由此改编的影片《护士日记》深受欢迎,其中插曲《小燕子》成为经典儿歌;长篇小说“火焰三部曲”《火种》《燃烧吧,上海》是反映早期上海工人生活的代表作品。
读者参观艾明之专柜
艾明之(后右一)与友人前排左三起:刘琼夫人、秦怡、张瑞芳,后排中间为刘琼,2001年
“名人书房”是手稿主题馆空间设计一大特色,2023年以来,已呈现过音乐家贺绿汀、朱践耳,老馆长顾廷龙,作家叶永烈的书房。此次展览以夏衍在北京六部口大街的旧居书房为原型还原了夏衍书房,小电视中播放以上图馆藏老照片编辑的纪念电子相册,展现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夏衍先生与家人、朋友、同事的点滴回忆?;诶险掌谱鞯姆抡媸樽揽晒┒琳呤褂煤吞逖椋坝胂难芟壬捕痢泵棵砍晌估老殖〉亩顺【?。
还原“夏衍书房”
“与夏衍先生共读”每每成为展览现场的动人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