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小姐快餐100元电话多少_一品夜茶官网_学生约快餐联系电话_全国空降快餐联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研动态 > 正文

王旭杰:论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25-07-01 ?来源:党史镜报?作者:王旭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并强调“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内含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标、政治品质和政治纪律,又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和人文情怀??梢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形成的文化土壤和根基,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01

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追求真理、天下为公的思想,这为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涵产生奠定了重要文化基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求真理的文化传统。古人往往把“道”作为真理的化身,探究“道”、追求“道”,就成了先贤们的一种人生的理想。老子《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万物的规则?!堵塾铩费裕骸俺诺?,夕死可矣”,“道不同,不相为谋”。道既是真理的化身,也是一种根本立场、观念或者人生追求的目标。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追求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诗经》描绘了“乐土”“乐国”的美好图景,《尚书》构想了“万邦咸宁”的社会愿景?!独窦恰だ裨恕诽岢龃笸缁岬睦硐耄骸按蟮乐幸玻煜挛?。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俏酱笸??!苯岳?,康有为著《大同书》,借鉴《春秋公羊传》的“三世”思想及空想社会主义、达尔文进化论等西方理论对“大同”作出新的阐释。孙中山的民生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人人平等、世界大同的追求。追求真理、天下为公的思想在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底蕴。

图片_副本1.jpg

建党先驱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始终立志于追求真理和践行真理。李大钊高呼:“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陈独秀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要过这种“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的美好追求,还将其提升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境界,超越了大同理想的原初意涵。毛泽东提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蔽庥裾滤担骸吧缁嶂饕迨榧兴杌娴娜巳似降?、消灭贫富的远大理想大大地鼓舞了我,使我联想起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和中国古代世界大同的学说。”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科学真理的品质,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崇高目标,这与中华民族始终追求真理、渴望大同的民族文化高度一致。

02

敢于担当和家国情怀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这是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内涵产生的重要文化渊源

崇尚家国情怀和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夸父追日”和“精卫填?!钡却?。春秋战国时期,面对战乱纷争、礼崩乐坏,儒家并没有选择消极回避,而是积极倡导入世精神。曾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泵献又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而提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西汉贾谊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成为无数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明代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国家兴盛衰亡与每个人的责任直接联系起来。

图片 (1)_副本1.jpg

建党先驱们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立志改造社会、反抗压迫,实现民族复兴。李大钊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疾呼:“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些都表达了建党先驱们救国救民的抱负和理想。中华文化中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思想血脉,对于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03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敢于抗争、舍生取义,这是伟大建党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内涵产生的重要文化根脉

舍生取义的精神源远流长。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补天等,这些早期神话传说勾勒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抗争、舍身取义的精神。孟子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蹦纤沃祆涮岢觯骸耙逶谟谏?,则舍死而取生;义在于死,则舍生而取死。”南宋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仁人志士的爱国壮志。清初唐甄认为君子有三死:“身死而大乱定,则死之;身死而国存,则死之;身死而君安,则死之?!奔盖暌岳?,“取义成仁”的价值追求已经凝铸成一种积淀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图片 (4)_副本1.jpg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一生来为革命事业而奋斗。李大钊写道:“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背卵幽甑摹案锩吖饷骼诼洹⑹铀廊绻?,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夏明翰的就义诗“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激励了一代代共产党人。无数革命先烈面对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大义凛然、舍生取义,这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04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忠孝和民本的思想,这为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内涵产生提供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伦理道德。《论语》中强调“言思忠”“主忠信”“臣事君以忠”。东汉经学家马融在《忠经》中所言,“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善莫大于作忠”?!独窦恰方复?、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合称为“人义”,宋代学者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并称为“八德”,都把忠诚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品质。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渡惺椤费裕骸懊裎┌畋?,本固邦宁?!薄睹献印诽岢觯骸懊裎螅琊⒋沃?,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蔽骱憾偈嬖凇洞呵锓甭丁分刑岢觯骸疤熘?,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泵髂┣宄跛枷爰一谱隰嗽凇睹饕拇寐肌分刑岢觯骸拔煜轮蠛φ?,君而已矣”的“民主君客”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和推崇的忠诚品质和民本思想,是孕育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和人民立场的文化沃土。

图片 (3)_副本1.jpg

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党先驱们超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和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高度统一起来。对党忠诚的内涵,除了关于党员本身的限制,还包括忠于党的性质和宗旨,忠于党的奋斗目标,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对党忠诚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党的性质的科学认知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忠诚,是对传统忠诚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扬弃与飞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逻辑、思想逻辑和行动逻辑的统一。

图片 (2)_副本1.jpg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伟大建党精神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信坚守,浸润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滋养,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以新的形态释放出更强劲、更持久的文化生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朝气、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精神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