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弟:近未得你信,甚念想……十一月一日即开上海参战,吾素志已达。此去当与敌一争高下,试看倭奴凶焰到几时!”写信者是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第十一师第二十一旅第四十一团中校团附方学苏,他正准备赴上海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上战场前三天,写下的这封给小弟方强的信,成了他的绝笔书。
“试看倭奴凶焰到几时”
出生于湖南新化县时雍乡富溪村的方学苏,打小就爱学习,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临摹秦汉六朝碑版。就读长沙湘江中学时,曾帮助“五卅惨案”后游行示威的师生写标语声讨帝国主义罪行。1928年5月,方学苏考入湖南军官讲习所,后留校任学兵队见习官,1931年调任湖南省会警备第一团第二营排长。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淞沪挑起战争,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在淞沪战场,敌我逐次增加兵力,战斗规模越打越大。
10月中旬,湖南省会警备旅扩编为预备第十一师,方学苏升任该师第一旅第一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尽管部队还没完全整编好,便接到增援淞沪战场的命令。危急关头没有丝毫犹豫,方学苏毅然选择奔赴前线。
临行前,他写下这封给家里幼弟方强的绝笔信:“我旅现已编为十一预备师,师长为前旅长。我已调充第一旅第一团少校团附,我连已改编为十一预备师第一旅一团一营一连,连长职交易排长接替……此去当与敌一争高下……”
信中,方学苏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他视死如归、杀敌报国的抗战决心强劲:“吾兄弟或将从此永别,此无丝毫悲虑,为国家民族争生存,真大荣幸!”他还不忘叮嘱弟弟帮忙照顾家人:“家事弟当负以后完全责任,吾无积蓄,妻儿生活当有累于汝等者,此余恨事耳。到沪后当有信告,吾体近转健,毋为虑。手此,顺叩?!?/p>
信件发出后,11月1日,他所在部队奉命从湖南开赴上海。途中获悉,日军将于金山卫登陆,方学苏所在军队即刻前往嘉兴,抵达枫泾镇后进行布防构筑,阻止敌人进攻。日军来得非常猛烈,7日进入枫泾镇与预十一师交火,方学苏所在的第四十一团在枫泾镇东侧北旺泾阻敌。
“三哥为国牺牲了”
战事愈演愈烈。11月8日早晨起,日机开始对枫泾镇大肆轰炸,投掷200多枚炮弹,繁华的枫泾南、北两镇炸成了一片瓦砾。预十一师阵地工事大部分被摧毁,方学苏也负了伤,团长劝他退下,他不肯:“枫泾为我战略要地,枫泾失,苏浙非我有矣,岂可因伤而退?”从容包扎好伤口,他又再一次投入战斗中。
一天后,日军步骑兵在飞机的掩护下再度发起猛攻,激战至深夜,敌我双方死伤惨重。第四十一团落入四面受敌、孤军奋战的境地。直至10日上午,团长受伤,身负重伤退下火线,方学苏指挥全团作战,全团伤亡惨重,几无生还,方学苏在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30岁。
方强收到这封信时,哥哥已不在人世。信件开头的“满弟”,是湖南当地话中对最小弟弟的称呼。1998年,时任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赶赴湖南常德,从已是80岁高龄的方强老人家里找到了这封信?!靶潘浼蚨?,字里行间是抗日决心和民族气节,让人动容?!?/p>
其实,这封家书还有“后半段”的故事。当年,方强接到这封绝笔信后,于12月15日写了一封5页纸的家书给家中大哥方寅亮,告知了方学苏牺牲的噩耗:“三哥为国牺牲了……提起这件事涕泗横流?!弊掷镄屑涑氏值氖切值苌詈竦母星?,更激发了小弟方强的爱国心。
信件周围空白处,还密密麻麻批注了一些抗日战争时间节点,包括南京失守等重要时间点,方强既记录下具体时间,又写下了自己对国家生死存亡的担忧。这封信,如今被珍藏至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方学苏之子方亚龙表示,父亲牺牲时,自己才一岁多,直至自己读高中,叔叔方强才将这封绝笔信给他?!八淙晃业募且渲忻挥懈盖椎囊羧菪γ?,但从信中,我逐渐认识了父亲,我为他感到自豪骄傲,他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