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公里、24个红色地标,一条游径带你走遍四省……中央红色交通线主题游径在沪发布
一条曾潜伏在历史深处、贯穿四省、跨越三千里的红色秘密线路,正以全新的文旅姿态回到公众视野。
为加强中央红色交通线沿线革命文物?;だ茫涎叵叱鞘蟹岣坏暮焐穆米试矗罨焐穆萌诤?,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品质精神需求,6月27日上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广东、福建、江西3省文旅部门,共同推出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主题游径”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式发布,标志着红色旅游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再一次“进发”。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协办,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承办。
一条“看不见”的红线,如何塑造革命的生命线?
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条被誉为“红色血脉”的秘密通道,诞生于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刻。1930年,为突破敌人封锁、打通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之间的联系,中共中央交通局在白色恐怖中秘密开辟了南方交通线:从上海出发,经香港、潮汕、闽西,最终抵达江西瑞金中央苏区。一路穿越敌占区、隐匿于民居古厝,护送周恩来、邓颖超、陈云、刘少奇等大批重要干部奔赴革命最前线,也在不声不响间传递情报、运送物资、维系战局。
这是一条“隐形”的战线,却贯通了生死、信仰与胜利。从中法药行到潮州棣萼楼,从永定伯公凹到瑞金尚可居,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每一站,都是一处无声的纪念碑,也是一段鲜血写成的忠诚誓言。
24个红色坐标,贯穿四省——主题游径首次发布
此次发布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主题游径”覆盖沪粤闽赣四地,整合了24处革命旧址与纪念场馆,串联成一幅“红色文脉地图”。
不仅如此,主题游径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大胆创新,广泛运用数字化手段与沉浸式讲解,结合场景复原、声音影像、跨区域联合展览等方式,突破传统展示手法的局限,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资源协同共享。由“看得见”的遗址,转向“走得进”“听得懂”“记得住”的体验。
此外,为进一步拓展主题游径的传播场景与运营模式,仪式现场多家5A级旅行社代表,围绕“红色研学+沉浸体验”“红色线路+文化创意”等方向,发布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多样的旅游产品,力求将交通线的革命历史转化为可听、可看、可参与的实践体验,让游客“行走在游径上,沉浸在历史中”。
文旅融合协同
推动红色资源跨区域共享
活动现场,“中央红色交通线主题游径场馆联盟”同步成立。来自沪、粤、闽、赣四地的30家文博单位和纪念场馆成为首批成员,将围绕展览联办、资料共享、讲解培训、数字文创等方面开展合作,构建起红色文化传播的跨区域联动机制。
从隐秘战线到文旅新地标,推动红色文化“活起来”
活动结束后,来自四省的嘉宾代表前往上海段的部分革命旧址开展“重走红色交通线”参访体验。通过实地走访云南中路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延安西路的秘密电台遗址和十六铺码头,切实感受那条曾经穿越枪林弹雨的“红色隐线”所承载的信仰重量与历史温度。
山河万里,信仰不息。从石库门出发,到红色中央苏区,一条红色动脉已然贯通。无论是家庭出行、研学体验,还是一场沉浸式历史之旅,都能在这里找到打开红色记忆的新方式。出发吧,在行走中与革命记忆相遇。让我们一起,打卡信仰地标,收藏属于你的红色旅程!